Sunday, June 22, 2025

资慧《当普贤遇见佛陀11》心得报告

资慧行者祝福大家。

来到了当普贤菩萨遇见佛陀的最后一堂课。

这堂课让我对修道必备的条件、善知识的条件与亲近善知识的态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从中学会了如何辨别真假和尚。

自己最近在孩子刚上一年级困扰自己的问题已经好几个月了,难于适应孩子一年级的生活,和孩子一直在处于紧绷状态。还有对一些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自己一直在精神内耗。

而对通永老和尚文笔中所说的“舍” 特别有感触。

因此,发觉自己首先要调整与放下的是自己心中的我执。师父说“舍”是心中念念都要没有计较,处处要认可自己的因果而理解他人,承担磨难的考验。 外在的一切恶意、诽谤、 逆境,都是你自身应该承受的因果相应,而非是他人的错误。

“所以不可以用对与错来看别人、看问题,而只能以正与邪来要求和把握自己的心, 在念念中来放下这个自我。 因此,你首先要舍下的是自我的一切私心和欲望,才能进入清净。”

最后,这第11堂课说的“我们要去哪里?” 觉得自己应该不要只停留在修道过程中必备条件中的亲近善士和听闻正法而已,自己应该也要在禅修上多下功夫。那么才能如理作意和法随法行上走得更远。

  

很好,你看见了自己修行过程必须加强的部分禅修,那就行动吧,祝福你! 

资慧《当普贤遇见佛陀09》心得报告

资慧行者祝福大家。

这堂课师父开示有关三乘供法,修出离心。里面头有提到三十七道品-7类修道资粮,是自己不熟悉的部分,需要时间慢慢地消化。

今年,遇到很大的挑战,就是孩子升一年级在自己身边了,和自己同一所的小学。自己做事比较慢,通常平日都会留在办公室工作到很迟才回家,还算赶上工作进度。

可是,自从孩子在身边上学后,从早开始就需要兼顾孩子一切。在工作与孩子兼顾孩子方面难于取得平衡。与丈夫也发生了意见分歧,他认为我应为了孩子提早回家。

与孩子的关系也非常紧张,我要求孩子要做好本分,希望他先做好作业才玩,但孩子喜欢边做边玩,严重延迟了他的功课完成进度,也延迟了我自己的工作进度,导致我难以适应。回到家,他不够休息,也一直发脾气,自己为了监督他的学习,也身心疲累。

总结,我觉得自己应调整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提早回家,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也减少可以让他分心的外缘,那么他才可以做得更好。

我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他有足够的时间适应一年级的生涯。

   

【能够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去感受他的需要,然后做出适当的调整是正确的!你行动了吗?】 

Thursday, May 22, 2025

慧渊《当普贤遇见佛陀11》心得报告

刚开始接触鹤鸣禅寺是出自于被迫, 后来有一次原本是以参加者身份参与鹤鸣寺的活动,突然就临时被安排当义工, 在担任义工的时候有一位行者问要不要协助青少年班的出游。 我因为好玩于是就答应了, 后来也就很突然的成为青少年班老师。刚开始都是间接性投入, 到后来会主动想要更投入出席更多鹤鸣寺的活动,因为发现到这里有太多宝藏值得去探寻。这不仅是对外在的活动参与, 这也是内在的成长。虽然对佛法的知识很浅薄, 但师父说的这一句“没有慧根, 也要会跟”,至少先跟, 跟着跟着也许就到了呢。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我的福报,虽然懵懵懂懂, 却拥有机缘遇见善知识让我踏上学佛旅程。 

【对的,发现了佛法这个宝藏,那就继续跟下去,总有一天就会开启内在的宝藏。】

慧渊《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这堂课师父介绍了为大马佛教界做出了伟大贡献的高僧大德们。

竺摩长老, 达摩难陀长老, 金明长老及广馀长老。

感恩因为有前人为我们种树, 后人才能得以乘凉。

如今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往往是经历了无数波折和努力争取才得以实现的。

听了师父的讲解后,有几点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第一,金明长老努力争取卫塞节为我国公共假期,而台湾至今没将卫塞节列为公假。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能享有的卫塞节假期是靠前人争取得来的。

第二,        金明长老提出反对教育局施行全国学生作回教式的祈祷。这才知道,原来曾经有过这种不合理的政策争议,幸好最终没有实施。

鹤鸣禅寺重建的故事无论听过多少遍都依然觉得非常感动。它不仅仅是一座寺庙的重建, 更是承载着信念, 坚持与法脉传承。

最后,师父的一段话“只要我们真心为佛教服务,为佛教奉献,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诸佛菩萨一定会加持”。 这段话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只要我们所行是善,就无需畏惧前行, 就算遇到问题, 佛菩萨一定在身边护佑。

佛法流传到今世, 马来西亚佛教界能稳健发展都来之不易。 因为不容易, 所以更要学会珍惜。  

很感恩这一次的学习,心里也产生很多的感动和赞叹。

感恩三宝加被, 愿我所学得以所用。常随佛学,修行慈悲与智慧。

慧渊合十

【对的,只要真心为佛教服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诸佛菩萨一定会加持,继续一步一脚印的走下去。】

Wednesday, May 21, 2025

慧渊《当普贤遇见佛陀08》心得报告

 师父说发增上心下士法修行法门, 必以布施,持戒,修定为主。三者不可或缺, 但反思一下自己, 这三者我都没有做到,真是惭愧, 所以今世要努力修行赶紧补上。

听了今天的这堂课, 我想是应该好好感恩自己是个福报挺高的孩子, 虽然没有荣华富贵, 但感恩能生活在这片无灾无难的土地上, 衣食无忧,一切安好, 足矣。但福报也有用完的时候,所以乐在其中的同时也要记得努力积攒。

师父在布施功德的胜劣- 悲田中, 有提到用智慧来抉择到底要如何来帮助。 师父提到的这一点让我心里存放许久的矛盾终于有了答案。布施也要带有智慧, 而不是盲目布施。不纯的,不高尚的布施应该避免,师父有举了几个例子, 在这几个例子中,我的命中率其实挺高的。所以接下来,要学习观照自己布施的动机。

慧渊合十

【是的,布施需要智慧,不能盲目或动机不纯,所以在布施时,要学习观照自己的内心是否有舍心。】

慧渊《当普贤遇见佛陀06》心得报告

 看了这支影片后对大迦叶尊者被称为“沉默的男人” 这称号有非常深的触动。触动到的点在于,大迦叶尊者用身教而非言教去实践佛法的核心,他并没有想要用任何言语上去证明些什么。而他的沉默并非在逃避,那是因为他的内核足够强大, 这是非常有力量的。这也让我反思,有时候在生活上会想用言语来证明自己, 这其实还挺虚的。唯有把内在核心扎实了, 自然就会达成想要的结果。

接着, 大迦叶尊者向老妇人托钵把酸臭的米汤喝掉的那一刻当下,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是觉得很恶心,由此可见,生起了“我执”。 但大迦叶尊者慈悲心全然接受,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敬佩的。 大迦叶尊者的慈悲心让我反思自己的慈悲心与行为的拉扯。 在工作环境周边总会出现很多各式各样的人来乞讨或寻求各种帮忙,我内心会有很多纠结到底要不要帮,因为我曾被骗了几次,都遭受钱财上的损失。 后来,我也决定一律不帮,除非有官方证明,我才用我力所能及的钱提供帮助。这样的行为感觉很冷漠, 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大迦叶尊者的无量胸襟,慈悲为怀和踏实地做每一件事正是我必修的功课。

此外, 非常感恩阿难陀尊者为佛教经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才保证佛陀入灭后, 经典能永续流传,虽已过千年,众弟子们依然有幸得闻佛法,学习佛陀的智慧。

没有佛陀, 哪有菩萨罗汉;

没有迦叶,哪有经藏律藏;

没有阿难,哪有建全僧团;

法脉相传,灯灯相续,

法轮常转三大千。

慧渊合十

【布施也需要智慧,当你觉得纠结,就是不清楚对象是否合适,那就暂且不做布施。当真正有机会布施,那就力所能及的布施。】

慧渊《当普贤遇见佛陀05》心得报告

 师父讲解的十二因缘片段我看了两遍, 当中的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有了简单的了解, 我尝试复述这段关系但我的逻辑就是不通顺, 说不上来, 只能简单的理解为,现在的果是过去的无明造就,现在的因决定未来的果。 对于这一环还是想要再了解。

不动产影片也让我反思过去所做过的种种行为, 我很好奇我的福报分最后会让我通往什么地方, 想想就觉得很可怕, 所以看了这支影片后开始提醒自己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为过去的行为忏悔。   同时, 我突然想到一句俗话“人在做, 天在看”,也许没有人会看见我们的行为, 但我们所做的一切, 终将有回响。

慧渊合十

【你的理解是对的,现在的果是因为过去无明造就,现在的因决定未来的果。为了让未来有好结果,现在就要开始修行,可以从三福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