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了“普贤赞佛度众方便门”,并了解到佛陀会观察众生的根器,以种种方便接引众生走入解脱道,而印顺导师则在《成佛之道》中,把修持佛法的法门分为一大乘法、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
要想修集生人天的法门,我们就需要从“理解”和“行为”上下手,即培养世间正见和修习正命,其中我们更要勤修三福业,即布施、持戒和修定。
在三福业中,佛陀以布施为首,因为精神与生命的增上,需要先满足衣食住行医药等必要的条件。听闻了布施福业的开示,让我明白到,今生的受用是来自前世布施所累积的福报;知因识果,让我能用平常心去看待日常生活中个人乃至周遭人的生命遭遇,同时也会提醒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安逸而变得骄奢,反而要以福培福,才能继续增上生命。
本期的开示提醒我们,修三福业,要以心为重,而持戒,更是得人身的重中之重,应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何以要自愿持戒?因为一切众生皆于我们有关系,而持戒能让我们避免恼害众生。提到“持戒”,这让我想起以前屋友代养英短蓝猫。那只猫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毛发异常柔顺。周末起床后,我都会给它念《心经》;每天早上临出门前,我会给它准备煮过的水,并且念过佛号之后才让它喝。一次,我参加线上八关斋时,猫咪也在一旁,共同参与,“聆听”开示。
那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一只有福报的猫,为什么会堕落畜生道?或许,是持戒这一块做得不足吧?
修定福业有助于对治欲乐和散乱这两大症结,但必须依于慈心和净戒。在修三福业时,应以持戒为重,因为能得人身,同时也应兼修布施和定福业,以增上人身的品质。
南无阿弥陀佛。
【是的,三福行的修行需要平衡,不能偏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