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3, 2025

理文《當普賢遇見佛陀04》心得报告

在這第四堂課當中,傳聞法師為我們講解四聖諦的集諦、滅諦、道諦與八正道。當我瞭解了集苦的原因,想要滅苦,就要修行八正道。八正道也可分為三學,即戒學,定學及慧學。慧學包含了正見,正思維及正精進。正見讓我們瞭解四聖諦及因果,正思維則讓我們有斷惡修善的心思。正思維能讓我們發展舍心,慈心及悲心。這正是我目前正在學習的。


回首過往,看見喜愛的東西,我總愛將它購買下。這導致我家裏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東西。在清修了一段日子,回到家中後,我頓時清醒,看見我琳瑯滿目的東西,倍感累贅,覺得這些東西猶如我心頭大石,障礙了我想修行的心願。於是,我漸漸的學習舍心,想要斷舍離,捨去這一切不必要的東西。目前,我只買我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慈心是讓眾生歡喜,悲心是悲憫眾生。在日常生活中,我時時見人歡喜。見到人,我都會打招呼微笑;在人需要鼓勵的時候,我都會獻上一句鼓勵的話語。見到有需要幫助的眾生,無論是人或動物,我都會盡力給予幫助。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在我的車廂裏,永遠都會放著一些貓糧和狗糧,讓我在見到流浪貓狗時,都會施於它們一些飲食。在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我都會給予適當的幫助,並給予她們一些鼓勵的話語,祈願她們早日離苦得樂。

我願繼續修學佛陀所提倡的八正道,讓自己往佛道更進一步。

 

【捨去一切不必要的東西,你做到了吗?】

玉玲 《当普贤遇见佛陀 04》心得报告

 修行的道路上,佛陀所教的八正道是解脫的重要方法。可是,很多初学者包括我自己,一开始都会把这个字,理解成对与错好与坏。其实在佛法里,并不是我们凡夫习惯的标准,而是指符合真理。就是道路,是自己人生的正道,任何一个修行法门都离不开八正道,因此能让我们通往解脱的方向。


例如正见,不是说我的见解是对的,你的是错的,而是要如实理解因果,四谛的真理;正语也不只是不说谎,而是说出来的话能带来利益的。每一个,都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才会慢慢去体会。

在生活的过程,对我耒说,以四正勤来提醒自己是比较容易,四正勤告诉我们,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这四个方法,简单,直接,容易运用。比如,当我生气的念头冒出来,提醒自己:这是恶心所,应该让它尽快消除,当心里生起慈悲心时,就要尽量保持和增长。

这些年,我是先把四正勤当作生活的工具,用来守护自己的心;同时,也不忘了八正道是更完整的方向,在等待因缘成熟时,可以学习禅修,希望能再更深入去体会。

【八正道犹如一张地图,指引出一条的道路,让我们能到达生命的终极目标一一涅槃;你开始走在这条道路上了吗?】

Friday, August 22, 2025

静仪《当普贤遇见佛陀04》心得报告

我正在找着方法对治我的坏习惯。这堂苦集灭道谛应该可以帮到我了。【有生必有死】,那我一定可以灭掉对坏习惯的执着了。我是真心要戒掉这坏习惯;也愿意接受心理矛盾的苦受;更是愿意面对这个不愉快的情况。

 

我必须耐心的对待并且忍受着等待灭的来临。直到了解痛苦自然消灭,面对它!惟有在包容痛苦中,苦才会灭。更要不断反观自己有苦,不然很快会放逸。


更要牢记八正道的正精进和正念。

 

【不是要反观自己有苦,而是看见痛苦的本质,了解执着坏习惯是痛苦,通过反观之后,就会放下对坏习惯的执着。】

玉珍 《当普贤遇见佛陀 04》心得报告

 玉珍行者祝福大家


自从学习佛法,我体会到「八正道」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实践的指南。佛陀教导我们,「八正道」是离苦得乐的道路,我也尝试在日常生活里一步一步去学习。

在「正见」方面,我常常提醒自己凡事要看到因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懂得这是因缘所生,就少一些抱怨。「正思维」让我学习保持善念,不随意起瞋恨心,遇到别人说话不中听时,保持冷静。

在「正语」上,我尽量减少无意义的闲话和抱怨,多说鼓励与关怀的话。「正业」让我注意自己的行为,例如尽量不杀生,做对众生有益的事。「正命」提醒我生活要清净正当,不依靠会伤害他人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自从参加行愿茶会,「正精进」让我常常保持学习佛法。「正念」暂时还做不到,希望以后有机会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禅修。「正定」则是有时后会安排一点时间静坐。

佛法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我们,修正错误的行为与想法。只要愿意实践,生活处处都能走在正道上。

谢谢大家!

【很棒,你已用心的修行及修正,不足之处就继续行愿修习。愿你菩提道上永精进,早证涅槃。】

钰蓉 《当普贤遇见佛陀 04》心得报告

 钰蓉行者, 祝福大家。


常常听到佛教讲因果。 原来, 佛陀在‘’四圣谛‘’里,也提到因果。

世间的因果~苦因(集谛) 和苦果 (苦谛)。
出世间的因果~ 乐因 (道谛) 和乐果(灭谛)。

上一堂课里, 我们认识了人生八苦。刚好前天,我和朋友聊到病苦。 看到很多病重的病人在医院,昏迷的状况,不能自己选择离开痛苦,而只能继续用医学设备来维持生命 (插管。。)病人不能选择不接受治疗,除非提早已经告知家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不会开刀或治疗。但是,放弃干涉性治疗和抢救在佛教里是被允许吗? 病人自己选择不要面对后来的病苦(苦果),宁愿放弃治疗,可以吗?放弃生命,在集谛(苦因)里是贪欲执着吗?

‘’苦灭圣谛‘’的第二行相应知苦灭’’里有提到,要让这个‘‘’’的过程起作用,就必须愿意受苦。我们必须打开心房面对痛苦,也就是面对一个不愉快的情况,我们必须耐心对待并加以忍受,才能了解痛苦自会消灭,无须去逃避它。 因为在包容痛苦中,苦才会止息。

这么说, 自己选择不愿意受苦而选择放弃治疗,就是在逃避痛苦,苦没有止息,会再面对轮回。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八正道是灭苦之道(道圣谛)。
在慧学正见里提到, 是正确的理解,是指全面透彻了解四圣谛,就是了解苦的生命真相,苦的生起原因, 苦的止灭和灭苦之道。一个出世间正见的人,见到一切事物共同具足三个真相,就是无常,苦和无我。

所以,我们要接受时事无常,面对它,接受它,达到无我的境界。 但是,不容易啊!

【你有这样的疑情,是很好的开始。 继续依靠医学设备维持生命(例如插管)与因不愿受苦而选择放弃治疗,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发心与抉择;所种下的因不同,所感召的果自然也会有所差别。】

秋颜《当普贤遇见佛陀04》心得报告

        人生有太多的变数与无奈,印证了人生是苦!生离死别、爱不得等等,充斥着人生,很难不苦。若你以为你可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不对了,你还是执着于相中;唯有你真的明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是真的看破相,才能超脱。这可谓当头棒喝啊!

        最近很不幸的,一颗门牙牙脚断了,处理起来有点儿麻烦。一想到要无牙示人,就很排斥,身边的人都感受到我的苦恼,不停地安慰我(我很幸运很多人关心我、爱我)。转念一想,牙脚断了已成事实,断了得拔也是事实,就算拔了无牙见人也是事实,还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吗?

        有。接受所发生的是我所可以做的,因为我所能做的只有接受这一事件的发生,然后处理之。这样一想,似乎没那么苦恼了;但苦依然在,时不时出来困惑我。现下,我就像处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层次,只能让自己不要以惯性思维去看待发生,不停地让自己转念,这时的心里虽然还是不愉快,只是痛苦没那么强烈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间就改变了许多。学佛让我学会了转念!愿我早日实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牙见人与无牙见人不过是相,都是虚的……

        祝福大家。(合十)

 【一切的发生不好不坏,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它是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那就随顺因缘,接受它并理之

 

 

 

 

心妍《当普贤遇见佛陀11》心得报告

当身边没有善知识的时候,就成为他人的善知识吧! 

说到默默付出,觉察到自己在付出时,没有期待别人的赞赏,但还是有希望被看到,被acknowledge。赞叹佛陀的信念,可以放下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希望让大家好。也正是这份觉察,我会尽自己所能,不让家人或朋友的群组信息落空,都会得到回应。有时人的需求是相通的,看到自己,就仿佛看到别人。 

【对的,别人可以成为我们的善知识,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善知识,互相在成佛之道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