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1, 2025

志焕《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祝福大家,

这支影片向我们介绍了多位在马来西亚佛教弘扬与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极具智慧与毅力的前辈和传奇人物。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些高僧大德的名字;回想起小学时期,我只知道我们的前首相常被称为“某某之父”,却完全不知道佛教界也有许多值得尊敬、被誉为某方面“之父”的前辈。如今能从影片中学习到他们的历史与贡献,我由衷感到感恩。

影片中有一句话深深启发了我:“如果你结婚,你只能照顾一个家庭;如果你出家,你可以服务大众。”听到这句话的当下,我竟有一瞬间升起想要出家的念头。然而影片结束后,我又觉得或许还是结婚更适合自己,哈哈,也许这表示我的佛缘还不够深, 但我仍然以“佛化家庭”为自己的愿望。

师父的另一句话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没有问题,帮别人解决问题,就变成我的问题。”这句话与我的工作经验有点儿贴近。在我的工作场所,我自己并没有健康问题,但身体不适的顾客会来向我求助,我会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药物、给予关怀,希望帮助他们尽快康复。有时我还会持续跟进他们的状况,结果他们的问题也悄悄成为我需要关心的“问题”。这也让我想起近期参加的禅修营,在进行108拜与诵念忏悔文时,师父提醒我们要对所有众生保持慈悲,尤其是在他们面临困境或不幸的时候,这点与影片内容不谋而合。

虽然这支影片不像之前的影片那样包含卡通动画,但我在观看过程中却意外地专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甚至没有察觉自己已经看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知的心(dont know mind)”?

【祝福你,可以把你那一瞬间升起想要出家的念头,和后来觉得结婚更适合自己的想法,继续提疑情。】

Thursday, November 20, 2025

薇冰《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这一期的师父为我们开示3个伟大的尊者,因为他们在佛教有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大马佛教\佛教会发展历史的贡献。

其中里面有说到竺摩长老听《地藏经》听得如痴如醉,而我则是被《地藏经》感动得不要不要地。感动地藏菩萨不舍众生而一再发大愿的那种精神,感动佛陀一直嘱咐地藏菩萨要救度众生,不舍众生的慈悯之心。

这一期想聊一聊我与地藏菩萨的缘分。

我和先生开始持诵《地藏经》是在20247月份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地藏经》的出现是不是因为某些因缘要成熟了?比如说,2025年头爸爸确诊肺癌,2025年尾爸爸往生。如果没有先接触到《地藏经》,我根本不会知道要怎样帮助临终人的亲人,也不会知道做哪些事情对亡者有利,不仅如此,我甚至还因为此经知道了要如何在往生者的七七日内为他们做功德回向,帮助他们往生善道等等。感觉这部经的出现是在为我一年后的发生而做准备的。感恩地藏菩萨!

在爸爸生病的那段时期,我祈求菩萨说:“菩萨,如果我爸爸身体还可以,就让他再陪伴我们久一些,但如果我爸爸是要受苦才能继续活下去的话,请菩萨带他走,不要让他继续受苦。”我知道菩萨慈悲,都满了我的愿。爸爸继续陪伴了家人一段日子,且不需要化疗,只需靠口服药物控制,副作用也没有让他很受苦,他就如同恢复到往常一般。虽然最后病情开始不受药物控制,但他也并未受苦太久,我最害怕的是他躺在病床上受苦半年一年的,不忍看他受苦,更不忍照顾他的家人们也受苦,他大约辛苦了2-3个星期,我知道那是因为他还有业报要还。但我也知道如果不是菩萨的加持,他或许不会解脱得那么快。再次感恩菩萨!

每一次念《地藏经》,我告诉自己,我是在跟菩萨发一样的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而愿是要行的,所以每一次上心愿茶会,我在努力行愿,每一次的课,每一次的提升自己。

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很好,那你就继续努力行愿,祝福你有愿必成。

秋颜《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又过去了一个月。当你专注于生活时,你并没发现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直到看到whatsapp出现某某某上交心得……我也得交了。抱歉我总是迟交,缘于最近的生活与工作都有蛮大的变动,而我尚在适应中。

每到写心得时就是我可以“停”下来,“观看”与省思自己生活的时候。回看这一个月,似有风有浪——工作堆积时感到压力、面对孩子屡劝不听时感到无措……倒也无风无浪的过到今天——毕竟这一切都是生活点滴。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学到的“此是苦”。

人生是苦的。我们所遭遇的苦难——生活的苦难、肉体的苦难、心境的苦难等,都是“苦”。当你看到了“此是苦”,你转化心境,转念待之或接受之,这又似乎不苦了。很玄妙。但这就是我的体悟。

从佛学课中学到“此是苦”;接着理解到不是苦,只是你的解读/感受/诠释谓之“苦”所以苦;最后是“本来无一物”,何来“苦”。我似懂非懂,但又似乎可以运用于生活与工作当中,倒也无风无浪直至今日。

愿我智慧渐长。阿弥陀佛!

祝福大家。(合十)

祝福你。很棒,知道了“此是苦”和苦的根源,但是“知道不算,做到才算”,那下一步可以做什么?

哲翰《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哲翰行者祝福师父和大家,

听了师父的开示视频后,我才想起我没有抱怨的权力,只有感恩,和珍惜。

我今天所拥有的这一切,背后原来是有那么多长老,祖师大德,护法尽心尽力成全而才会有的。我的命 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有那么多人在成全着。2位双亲抚养,这么多长辈和这么多恩师们这么多年来的教导,帮助。
因为有那么多人不畏艰辛不畏生死,我才有今天的这么,好命。

在这个视频也找到了一个答案。达摩难陀长老的母亲对达摩难陀长老说的话:
“如果你结婚的话只能照顾到一个家庭,但是出家成为法师的话,却能为无数众生服务。”

星云大师也和传闻法师的母亲说:
“你假如让你女儿继续当一名教师的话,你女儿只能够教那么几十个人罢了,假如你让你女儿出家的话,她可以为无量众生服务。”

我对这答案是很法喜,我要找的,就是这个答案。这2段对话就如饮甘霖。
当我还在焦虑着为什么我还单身啦,怎样脱单啦,什么时候结婚啦。
这一句话一来,我瞬间就“解”了。

传闻师父像观光导游一样介绍鹤鸣禅寺的旧貌,很引人注目,才知道鹤鸣禅寺这么多年以来有那么多精彩的细节故事,反正我是听得如痴如醉, 津津有味,赞叹师父能以过来人分享鹤鸣禅寺的故事。

这一次的视频也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活人的学习方式”活人的学习方式就是 行动 学习,用 经历 学习,绝对要 放下 你对过去的 了解, 要放下 你所 知道的, “行”去 知。忏悔我和一般人一样,年纪逐渐越大,就越固执,固执越重,以为 工作越多年,有了几年的人生工作经验,就自以为有本事,那个我行我素很多时候不知觉地就来了。看Datuk Alex Lee几厉害都好,都还是会遇到一波又一波的问题要去面对和亲力亲为去帮助解决。
读书只是读书,做事更重要。感恩有这行愿茶会把善忘的我“拉”回来。

祝福你。你到底“解”了什么?选择出家吗?

Tuesday, November 11, 2025

吉辉《当普贤遇见佛陀07》心得报告

第一次听《感恩》这首佛曲大概是在2007年,当时全国大专生社区服务计划来到了我的家乡沙白安南。而我很有福报地认识了道琳法师,也参与了大专生们举办的联谊会、佛学生活营、佛学班、理事培训营等等的活动,更顺利加入了第一届佛青之友理事。这首歌曲是当年佛曲分享会时的闭幕合唱曲,第一次听到就已经被那段“是一代又一代的祖师,是一群又一群的僧伽,历尽艰辛,不畏生死,攀过高山,走过沙漠”的旋律打动了。当时的直观想法就是:大专生们艰辛地从大城市来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弘扬佛法、散播菩提种子,我要精进、承先启后,把佛青之友发起、并传承下去。

如今再一次听到同一首歌,同样的那段歌词及旋律,令自己再次起鸡皮疙瘩。第一个感触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了推广佛教工作的不容易,从佛青之友的缘起到缘灭,只用了短短5年。当初大专生们撒下的善因,也经不起小地方的佛教家庭不普及化以及一代代幕后推手的离乡背井。第二个感触则是想起这段缘灭也造就了另一端的缘起,那就是自己和鹤鸣禅寺结下的缘。想想从加入学院开始参与行者培训营、行愿茶会,中间因为到国外深造中断了学习,后来又因为疫情重新加入慧命之家,更加加深自己“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的意愿。第三个也是最大的感动就是上了这堂课,加上3年前跟随鹤鸣禅寺北马参学游,才真正意义上认识历代马来西亚佛教界的祖师,体验到他们一路走来难行能行、不畏艰辛地对大马佛教做出无私的贡献,才能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体验“佛法难闻今已闻”。

传闻师父提到广余长老这句鼓励的话“只要我们真心为佛教奉献、为佛教服务、为了传达佛法,不管我们遇到任何困难,诸佛菩萨一定会加持我们的”让我想起以前自己在办佛教活动时也是在这样的鼓励声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现在再次听到这句,犹如打上另一支强心剂,让我体会“因为感动,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承担;因为承担,所以延续”,发愿要延续历代祖师们爱教护法的情操,继续“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

很好,愿你不忘初心,踏实前行,“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

Tuesday, October 28, 2025

安琪《当普贤遇见佛陀06》心得报告

安琪行者祝福大家!

大迦叶和佛陀十九世生命都在一起,六世大迦叶是佛陀的父亲,两世是两兄弟,剩下的就是老师学生。然后才会有佛陀坐在树下等大迦叶。

 

啊难和佛陀也是因为前世姻缘:长者(啊难)每天准备食物给小沙弥(佛陀),给小沙弥有时间去背诵经典,又不会挨饿。所以才会得到这样的福德,拥有这么强的记忆力。

 

㤭陈如是佛陀第一个开悟的弟子,也是因为过去歌利王和忍辱仙人的一段因缘:忍辱仙人承诺当他开悟成道的时候,第一个一定会来度他。

 

以上种种殊胜的因缘。让我更清晰地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因缘。现在所遇到的所有人都不是无缘无故遇到的,所有善的恶的,都是过去世所种下的因。这让我想起之前学过的,因果之间还有一个“缘”。也是给自己提了个醒,遇到善缘的时候需要感恩,继续与他人结善缘;遇到孽缘,也要忏悔过去所造的业,尽可能地去化解,做出转变。

 

【很好,继续与人结善缘。】

Sunday, October 26, 2025

吉辉《当普贤遇见佛陀06》心得报告

这堂课的三个典故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首先是五比丘证果直到僧团的建立,法脉相传、灯灯相续,背后象征着历代祖师们的不懈,才将佛法传到今天。在看视频时,正值行者培训营结束的这几天,霎时让我想到了行者培训营初创至今历经二十年,屹立不倒,对师父、传灯助教、助教、外护以及一直守护行者培训营的大德们肃然起敬。如果没有大家的坚持,就不会有永续经营的团队。所以就下定决心,发愿成为护持这项活动的一份子,把在之前助教招收表格上的“不确定”改为“出席”,也希望这份愿力可以让我排除所有的不确定因素,让我顺利护持2026年的行者培训营。

第二个为阿难尊者为女众争取出家的典故。在当时古印度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当时阿难要有多大的决心及毅力,加上智慧(对的时机、对的语言来说服佛陀),才能为女众们争取出家的机会。再看回来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上,也曾经遇到类似的经验。当时为公司建立雇主品牌,而这个项目当时是不被上司看好及看重的,因为觉得不需要且资源应该分布在更急切的项目上。当时我并没有反驳,而是理性的告知上司,既然我们有多余的时间和实习生资源,那就开始做些研究及草创工作,万一到时需要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就这样,我带领团队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品牌的标语改了又改、品牌的承诺换了又换,到了最近由于一些外在因素,沉睡的项目终于被管理层提起,渐渐浮出水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当时我对组员和上司说这句话时充满了底气,也觉得还好当时自己的坚持是对的。我想,如果遇到对的事情,就应该坚持;如果遇到不对的时间,那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只要保持尝试的心,try try try,终有一天就会水到渠成。

第三个是大迦叶尊者引导生病的老女人去做施舍的典故,展现“不多言而以行动说道”。这几个月自己开始建立并带领直系团队,才领悟到这个“领导”的意义。在行者培训营,传闻法师提到,我们是在“用人做事”还是“用事培人”?当头一棒!是的,很多时候由于追赶死线,就直接“喂”组员,把所有需求提出,让组员照着去做。甚至有时抱着“我叫你做,还不如我自己做更快!”的态度。但是其实这不是永续的,组员永远无法成长。所以我开始学习“用事培人”,除了工作上的正事,也给予对事、对人的管理培训,希望大家在我的团队里不只是做事,还学会做人,以行动来领导。

【祝福你,很好的学习,那你就好好把握学佛因缘并以实踐佛陀的教诲来帮助一切众生。】